汲营养传统文化融阅读浸润生命长清区实

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向大会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中提到:“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未成年人启蒙教育的优良传统,启蒙教育思想极为丰富。《颜氏家训》提出“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原因是“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大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只有“教妇初来,教子婴孩”,才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这一宝贵的财富对现阶段我国小学生的教育而言,尤其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大有裨益。在济南市长清区实验小学,老师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生成长的营养,不仅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诗词大赛、“开笔礼”等礼仪仪式等遍地开花,各种类型的展示家风家训的“家风论坛”、保护文化遗产的“我爱家乡”、过传统节日的“冬至节”“团圆日”、学习传统饮食的“包饺子”“打月饼”等活动也是层出不穷。更是用五千年来积淀下的饱含传统文化的宝贵的经典文献构建起学生的阅读生涯,使“全阅读”成为孩子们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学校。”我们一直致力于让阅读成为每个孩子的一种习惯,让阅读成为孩子们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桥梁。为此我校提出了“全阅读”的概念,让经典阅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孩子们身上得以弘扬和继承是我们一直努力追求的境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懂得阅读的重要性,与真正的实施阅读教学之间有着天渊之别。在济南市长清区实验小学,为了将阅读的种子播种在孩童心间,学校率先开启“精讲博读”教学改革,将传统文化在教学中落地、生根、发芽、结果。

“精耕博读”通俗来讲,就是让学生在课内读课外书。通过删繁就简精讲课文,增大课堂容量,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在老师们的潜心研究下,各年级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年龄特点,审定需要渗透的优秀传统文化,确定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设立大阅读课,形成学校“一至六年级课外阅读系列课程”,加强对课外书的跟踪指导阅读。学校为每个年级每一个孩子,精心选购古今中外经典名著,学校统一配置,内容涵盖人文、科学、历史等各个方面。

每个孩子阅读48本经典,在同学们手中漂流约12万次,《中国历史故事集》《中华民族奇幻故事集》《中国神话故事》成为孩子们挂在嘴边的“故事”,《中国历史地图绘本》《我们的文字》成为孩子们常常捧在手中的“最爱”。本本经典,构成了供孩子们滋养成长的宝库。这48本的阶梯阅读,是实验小学为孩子量身定制的文化大餐,更是代代传承的文化精髓。

努力晨昏事,躬行味始长

课程设置了,如何实施,才是老师们重点研究的课题。为帮助孩子们能从经典中汲取到营养,老师们提前阅读,集体备课,对于经典名著的阅读,作为专题研究内容,将阅读课在反复的课例打磨。确定了读书基本流程为:激趣导读——独立阅读——交流讨论——活动展示——拓展升华。根据孩子们阅读的需要,研究确立了经典阅读指导课型:读前推荐课、读中推进课、读后启智课。

读前推荐课:读前指导课重在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了解书的主要内容,对有效的阅读方法予以引领。引导学生读前言、看目录、看插图,大胆猜测,同时教师出示精彩片段诱导学生,使学生乐于读这本书。

读中推进课,是对学生阅读的一种跟进,主要是引导学生与书中角色的多重对话,提升认识,加强读书方法的指导。这种课贯穿阅读整个过程,根据不同章节内容去设计,或侧重人物形象的感受,或侧重故事情节的品读,还有读写结合的训练、语言文字的品味等。这些都引导学生真正走入了书籍,不再是浮光掠影地读,学生在阅读推进课上与同学、老师不断交流,发表个性化的思想,进行智慧的碰撞。甚至还可以提前制作课件,走上讲台讲解读书收获。每次的大阅读课堂,学生都充满期待。

读后启智课:学生独立读完整本书后,可以组织全班交流说说“书中最让你难忘的是什么?可以是高兴的、悲伤的、痛快的、刺激的……

除集体备课之外,老师们还要提前梳理出“问题清单”,提前明确每个章节要与学生一起交流讨论的问题,设计了“人物聚焦我来谈”“我为名著配插图”“历史人物秀”“读书小报”“精彩回顾”等形式多样的读书作业,引导学生学会边阅读边思考,将每一本书读透、读厚。每周二的全校统一的大阅读课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读书交流,低年级的阅读教室还走进了“故事妈妈”,这恰好构成了人文教育的一体两面,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边是老师,一边是家长。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为确保孩子们真正的“博读”,使全阅读扎实有效的开展,学校每学期都为学生列出必读书目、选读书目;书目中包含古今经典名著,涉及人文、科学、历史等各个方面。同时我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营造处处有书籍,时时可阅读,人人都参与的氛围,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助力。

书“宁愿读烂,不能放烂”

各个假期,1本、3本、5本书带回家,目的就是学校的书只能读烂,绝不能放烂。学校大,个别借阅不现实,学校就以班级为单位集体借阅,每两周班级间漂流阅读,最大限度地让经典走到学生心里。现在实验小学的孩子们每天晚上至少阅读20—30分钟,周末在家每天阅读至少1小时,让学生与经典相伴,浸润书香,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时也大大的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一学年下来,加上学生的自购图书,每位同学至少阅读25本书以上,有的同学阅读量达到40本左右。

“窃书不算偷”

在长清区实验小学的校园里任何有存书的地方,都是开放式的,孩子们可以随意读书,随时读书。图书都是由学生自主管理,“幸福书柜”随处可见。每本书都有它归属的小窝,“书窗”“书吧”“书屋”孩子们起了一个个好听的名字,文化在好书流动,传统在学生中生长。

爱惜图书的孩子,读完都会自觉的把书归到原处,从来没有私自藏起来的情况,这种“开放式,随便拿”的读书形式,不仅让孩子读得舒心、安心,更是潜移默化的让孩子体验到了中华民族千锤百炼的文化基因“君子文化”,培养孩子们“倡君子之风、行君子之道、做人做君子”的品格。正所谓“润物细无声”。

“午间剧场”让书羽化成蝶

每周五的午间剧场,朗读、美读、诵读。读散文,读诗歌,诵古文……读世间美文。说成语故事、说励志故事、说感恩故事……说天下故事。讲天文、讲地理、讲人物……讲古今博闻。演历史剧、演神话剧、演童话剧……演人间悲欢。小小剧场为每个孩子开辟了大大的舞台,学生需要学生自己查找资料,自己备课。一学期下来全校每个孩子都有了至少2次展示的机会。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出去亲自看一看,体验一下书中描述的情景,能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感受。为让孩子们真切的感受到祖国的大好山河,体验五千年来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学校联合家委会尝试开展了“背起课本走天下”主题游学活动。年11月28日早上六点,“背起课本走天下”主题游学活动终于到来了,顶着严冬刺骨的寒风,三年级学生在家委会的组织下,即将离开父母,独闯天下,开启两天一夜的游学旅程。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五单元学习目标是中国传统文化主题,第十七课是《孔子拜师》。三年级充分挖掘社会资源,量身定制了这次游学。“走进圣人故里,沐浴圣地儒风”——孔子国学修学游,是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一理念达成共识后的实际行动。教师设计游学课程,特别是针对学科知识与游学旅程的融合渗透,设计了游学攻略、游学日记、出游清单、安全守则等课程内容,将公民素养、文明礼仪带到曲阜,深化了游学的宽度和深度。这次主题游学活动,让孩子们在沐浴圣地景观的同时,更感知了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了孔孟文化的精髓。游学中,孩子们参观了孔庙、孔府、六艺城、孔子文化园,赶赴明故城观看晨钟开城仪式。晚课上,孩子们和家长一起聆听孔子研究院王道国教授的精讲论语,领悟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另外,还为孩子们举办了开笔礼——“开笔破蒙”。孩子们个个身着汉服正襟危坐,通过学写“人”字、祭拜孔子、朱砂开智、撞启蒙钟、观大成殿、聆听家长代表寄语等仪式,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温润与厚重。

当孩子们走进是全国艺术之都、世界风筝之都—潍坊时被博物馆的余件筒式、板式、硬翅、软翅、串式等五大类风筝精品所震撼,一只只造型奇特的风筝吊足了大家的胃口。历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盛况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风筝制作过把瘾,让孩子们欣喜若狂。瞧!他们在亲自动手制作、绘画风筝;看!孩子们亲手制作的五颜六色的风筝飞上了天,飘啊飘,带给冬季天空几分斑斓,几分暖意。

孩子们参观了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古色古香的老宅、色彩艳丽的年画,老艺人一丝不苟地刻板、画图,让孩子们近距离地感受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与淳朴独特的艺术风格,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中华传统艺术的魅力,了解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博大精深。在老艺人地帮助下,他们亲自动手制作,嫣然成为了一个个年画大师。耳濡目染中增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成为民族优秀文化的保护者和传承者。

寄学于游、游学结合。所谓见识,先见而后可识,识后而长高见。这种主题式“游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游玩与实践中,达到了知行合一、亲身体悟的目的。

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

为展示孩子们的读书成果,给孩子们一个展示成长的舞台,学校举行各种各样的比赛,评选经典诵读“一周一星”“经典诵读周冠军”“月冠军”“中华文化代言人”“古诗背诵大王”“书香家庭”等,巩固阅读成果。利用校级刊物《耕耘》《百灵之声》介绍阅读经验、展示阅读成果,激发师生阅读热情。

一系列举措,激发的是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的是学生的读书习惯,“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飘满校园”,读经典,演经典、将经典已成为实验小学校园里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更让人高兴的是,读书产生了一批小作家,低年级的学生进行了绘本阅读后,很多同学创作了属于自己的绘本,学校统一帮他们装订成册,让他们都有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张心一同学,史玉树同学因为广泛的阅读热爱上了写作,学校就为他们“出书”,让他们体验当作家的自豪。

目前,全阅读课程已在长清实验教育集团的八个校区,七个联盟校全面推广,让一万五千余名师生直接受益。“最是书香能致远”,我们相信今天我们播下阅读的种子,不久的将来必将为孩子开出绚丽的生命之花,构筑起了师生精神家园的参天大树,使之深植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展现出根深叶茂、生机勃勃的风采。

(作者系长清区实验小学校长)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地址
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qingxianzx.com/cqxxc/14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