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长清生活在线 尽管人们都知道村民生病、死亡和石碑不可能有关系,但碑上的诅咒还是给双乳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加上许多迷信的说法,村民觉得似乎就是那个诅咒的惩罚。在一种恐惧和敬畏的复杂心情中,人们停止了采石动作。
然而许多年过去后,村里的年轻人又开始动起了双乳山的念头,他们不顾老人们的一再劝阻,以更快的速度吞食着双乳山。就在这个时候,山上有了惊人的发现。
古墓迷局
年6月的一天,山东大学考古系的任相宏教授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里传来的是当时长清县文物局何局长焦急的声音,他说,县里双乳山村的村民开采石头时,在双乳山的石层中,发现了类似人工开凿的石壁,何局长请任相宏教授马上到长清县一趟,看一看会不会是发现了古墓。
为了躲避黄河的泛滥,当地许多村民把家安在了双乳山上,也就有了现在的双乳山村,据村民介绍,历史上这里有两个突出的山包,从远处看类似双乳,因此被当地人叫做双乳山。后来由于村民开山采石,把两个山包基本都削平了,已经看不到双乳山当初的样子了。
任相宏赶到了双乳山村,何局长派人把他带到了现场。村民开采石头已经把这里被破坏得很厉害,山上的土层早已经被挖开,土层下面的岩石已经暴露出来,而且,岩层已经被村民用炸药和凿子开采得千疮百孔。
在村民开山的现场,有两段石壁,石壁中央好像是一条通道,如果这是人工开凿出来的话,那它应该是一座巨大陵墓的墓道。但这只是一种猜测,必须寻找证据。在已经被炸开的岩壁上,任相宏仔细地观察着。突然,在一块岩石上,他看到了人工开凿的痕迹。这条通道,可能真的就是墓道。任相宏开始兴奋起来,他又绕到了岩壁的上方,在这里,他看到了更加令人吃惊的景象:这里露出了一段整齐的岩石墙壁,石壁上布满了凿子的凿痕。从这些现象来说,是墓葬没有问题了,而且破坏的比较严重,当时第一印象就是这样的,墓葬。
任相宏在墓道的封土层上用洛阳铲进行探测,洛阳铲往下打了一段很深的距离,足足有14米,上面还有4米,加起来就是18米,就是墓道的最深处。墓道必然和墓室相连,也就是说,墓室应该埋藏在比墓道还要深的地下。任相宏说,墓室的深度比墓道还要深,这个深度一般情况下,这么大的规模,我们当时推断可能在4米左右。任相宏所说的4米是指墓室继续往地下延伸的距离,加上墓道的深度18米,墓室应该在地下22米深的地方。
22米,相当于今天十层楼房的高度,说明这座墓的规模十分宏大,陵墓的规格一定非常高。而且从墓道的情况判断,陵墓是在石头之中开凿而成的,规模这么大的陵墓,它的开山凿石量必定巨大,也就是说,必须拥有强大的财力和物力,才有可能修建这样的一座陵墓,任相宏推测,陵墓的主人决非寻常人,可能是古代的某位帝王。
在这个地方,竟然有这么好的墓葬,任相宏当时是比较兴奋的。他用罗盘测量了墓的方位,他发现这座大墓的墓道正对北方,墓道一般代表了墓的朝向,也就是说,这座陵墓是面北而建的,而中国古代帝王的陵墓一般都是面南背北而建的,这显然与传统的陵墓修建习惯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任相宏一时也想不出答案。
任相宏不由得想到了村西口的石碑,碑上的诅咒似乎和这座陵墓有某种联系,有可能就是造墓者刻下的,石碑上的诅咒为这座陵墓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初步探查之后,任相宏继续在现场仔细搜寻。因为,古墓的封土已经被挖开,墓道暴露无遗,任相宏推测,墓中的文物有可能会散落出来,在附近说不定能够发现什么线索。
在附近的一户村民家,村民说他在门前的泥土中捡到过一把像凿子似的东西,不过根本就无法使用,因为已经锈得很厉害了。另一位村民说他在采石场捡到过几枚铜钱,这一带的农田里经常能找到铜钱,他根本就没当回事。
任相宏看到了铜钱,五铢钱。五铢钱是西汉五年开始做的,元狩五年之前,是半两。所以,任相宏判断,如果这些铜钱来自于这座古墓,那么,这座陵墓就应该是西汉时期修建的。任相宏知道,西汉时期,下葬之时,会进行祭祀活动,这些铜钱,可能是祭祀时埋在封土中的,封土挖开后,铜钱也就暴露了出来。
如果双乳山上的陵墓真是西汉时期的,它的主人会是谁呢?回到山东大学的任相宏一直在思考。在发掘之前,这是所有人最关心的问题。在汉朝,济南地区从未作为都城,因此,它不可能是皇帝的陵墓,陵墓的主人极有可能是一位西汉时期的王。任相宏一头扎进图书馆,从史料中,能不能找到有价值的线索呢?《汉书》中记载,公元前年,汉文帝把长清县这一带封为济北国的领地,济北王是这里的最高统治者,他的身份正好符合双乳山陵墓的规格,任相宏推测,双乳山陵墓的主人会不会是一位济北王呢?
在双乳山村北边5公里远的地方,任相宏发现了一个废弃的鱼塘,鱼塘比地面低了许多,由于一直有水,黄河的泥沙在塘底只覆盖了浅浅一层。就在这个鱼塘的底部,任相宏有了重要发现。在鱼塘的东边,保留了一排的窑,在窑的附近,有大量的建筑材料。任相宏在鱼塘底部发现了许多古代的建筑材料,有半瓦当、圆瓦当、筒瓦、墙砖等,瓦当上的纹饰是卷云纹,砖上有菱形文、回形纹。这些是汉代常见的一些砖瓦,任相宏断定这个窑是西汉时期的。而且这个窑,当时的规模很大,专业性也很强,因为这个窑见到的一些遗留物,当时一些盆,没有见到过。发现如此大型的建筑材料专业作坊,说明附近一定有城市的存在。距离砖瓦窑不远的地方确实有一座古城遗址,由于黄河就从附近流过,泥沙早已把古城的一切埋在了深深的地下,只留下这残破一段的城墙,告诉人们这里曾经车水马龙,人声喧哗,当地人把这里叫做卢国故城。在卢国故城附近有几个村子,它们的村名非常奇怪,有国街村、贺街村、赵街村等,用“街”字来作为村名在其他地方并不多见。这些名字很有可能就是当年卢国故城中街道的名字,当卢国故城被黄河泥沙逐渐掩埋后,城里的居民迁到了附近地势高的地方居住,但城中街道的名字却被保留了下来,一直被使用到现在。这从另一个方面证明卢城洼当年可能确实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城市。史书记载,汉代济北国的国都就在长青县西南7.5公里处,因此,卢国故城很可能就是当年汉代济北国的都城。汉代的诸侯王一般总是埋葬在自己都成附近,卢国故城就在双乳山汉墓北边5公里的地方,正是墓道对准的方向,陵墓面对家乡,这也正好能够解释墓道为什么朝北而不是面南,因此,双乳山汉墓是西汉济北王陵的可能性非常大。
墓主人之谜
史料记载,历史上共有五位济北王,埋在双乳山上的会是其中的哪一位呢?任相宏想到了在双乳山上发现的五铢钱,他知道,这将是确定墓主人是谁的重要线索。五铢钱是公元前年铸造的,陵墓的封土中发现五铢钱,说明墓主人下葬的时间必定在公元前年之后,在这个时间之后下葬的济北王只可能有两位:公元前97年去世的刘胡,以及他的儿子,公元前87年去世的刘宽。任相宏:最终确立这个墓主人就这两个,要不就是刘胡,要不就是刘宽,就是他父子两个。在双乳山附近,有一座福禄山,任相宏认为这可能也是一座汉代王陵,从封土来看,规模比双乳山陵墓要小一些,有可能这是在位11年的刘宽的陵墓。
任相宏认为,刘胡在位54年,有时间为自己修建更大的双乳山汉墓。当时我们考虑,11年是不能做成这么大的墓穴的。尽管汉代时期尽管生产的水平要比之前,周代高的多,但是11年要造这么大的墓穴,也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基本上倾向就是刘胡的。
那么,墓主人最后是如何确定为刘宽的?
汉代王陵,一般都使用玉衣,这座王陵内为何没有找到金缕玉衣?
贵为封地之王,在汉代被视为贵重物品的玉器,这座王陵内为何陪葬极少?
墓主人脖子下的发掘出来的玉剑璏又为何物?为何是被砸碎陪葬的?
最让人震惊的是,这竟然是一座未来得及修完的陵墓,如此巨大的陵墓为什么没来得及修完呢?
在墓穴的石壁上,发现了许多方形浅坑,而且越靠近墓室的底部越明显,这些浅坑的到底代表着什么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