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城市总体规划范围
市域就是济南市行政辖区范围,包括历下区、市中区、天桥区、槐荫区、历城区、长清区、章丘市、济阳县、商河县和平阴县,面积平方公里。
中心城规划范围是东至东巨野河,西至南大沙河以东(归德镇界),南至南部双尖山、兴隆山一带山体及济莱高速公路,北至黄河及济青高速公路,面积平方公里。中心城规划范围由上版总体规划的平方公里扩大到平方公里。
中心城的扩大,也决定了人口规模和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大。根据规划,年中心城城市人口规模万人。年中心城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面积95平方米。
济南市区包括历下区、市中区、天桥区、槐荫区、历城区和长清区的全部,面积平方公里为城市规划区。
西部城区重点长清区西部城区由文昌、平安、崮山三个片区组成。年,人口规模控制在50万人,用地规模控制在50平方公里。西部城区以发展高等教育、科技研发、休闲博览、生活居住为主,形成现代化新城区。
文昌片区。位于西部城区西部,以长清老城区为基础,加强配套公共服务和居住设施建设,形成综合性片区。
平安片区。位于西部城区北部,重点发展济南经济开发区,布局相关配套设施及生活居住用地。
崮山片区。位于西部城区东南部,重点安排高等教育、科研机构,配套完善城市公共设施、生活服务设施。沿长清大道两侧建设西部城区公共服务中心;在大学科技园区内,建设休闲博览中心,形成区域绿色生态核心;在大学科技园区南部规划建设创新谷。
济南“紧密圈”
省会城市群将以济南为中心,分为“紧密圈层”和“辐射圈层”。
“紧密圈层”是指济阳、商河、平阴、章丘、莱芜市区、齐河、禹城、临邑、肥城、邹平、泰安市泰山区和岱岳区等周边区域为主。目前莱芜市区有莱城区和钢城区两个区,这也意味着共有济南以外的9个区县划入“紧密圈”。“紧密圈层”是以济南为中心,70公里为半径的范围。按照大都市理念的规划,这些也是济南的卫星城。
“辐射圈层”以淄博、泰安、德州、聊城、滨州5市市区为节点。这个“圈层”是以济南为中心,公里为半径的辐射带。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一心、三轴、十六群构筑“一心、三轴、十六群”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市域城镇等级分为“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中心镇、一般镇”四级,包括:1座中心城市(济南中心城)、4座次中心城市,16座中心镇、30座一般镇。
一心:济南中心城市。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市域城镇体系的中心,带动山东省中西部发展崛起的区域中心。
三轴:三条城镇聚合轴。以中心城市为中心,与产业空间布局相适应,向东、向西、向北形成沿济青、济郑和济盐产业聚集带的三条城镇聚合轴,提高空间集聚性,带动周围城镇发展。
十六群:十六个城镇组群。促进组群城镇统筹发展,增强集合竞争力,以地域邻近、资源相似、产业相近为依据,组建城镇组群。规划形成十六个城镇组群,每一组群以中心镇或次中心城市为中心,带动组群内其他城镇共同发展。
鸡哥正式入住快手号:鸡哥说事:只说老百姓的事!推广/合作/交流请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