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经验共分享,借鉴促进同提高二十中学教

新疫情,新形势,新挑战

线上教学“疫”不容“迟”

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

如何变压力为动力

统筹做好教学管理工作

在学校党委的号召下

且看二十中学的教师们

勇于革新、敢于创新

积极做出筹划、快速提出方案

全力以赴确保线上教学管理高质量

现将典型经验与大家共享

请欣赏来自“部编本”初中语文“三位一体”阅读教学方法研究课题组教师的重量级线上教学经验分享:

且学且教且研

——线上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与尝试

“初心不因来路遥迢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线上开学,线上运动、线上升旗、线上誓师……短短两周,多少激动人心且看似不可能的事都如期圆满完成。线上教学如期顺利进行,看似波澜不惊,但前期的筹备和实际的效果都令人思索。为此,“部编本”初中语文“三位一体”阅读教学方法研究课题组主持人邵冬梅带领全体课题组成员针对线上语文阅读教学的前期经验进行阶段性总结,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不当之处和各位语文同仁共同商榷,一起为线上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献计献策。课题组成员邵冬梅、黄巍、陈磊、陈继虹、孙瑶、陈卫、许宁、韩婷、乔晶。成员特点是高级中级初级教师结合,老中青结合,跨学年结合。

板块一:美文美教——教读训练场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我的线上录播课探索

邵冬梅

第一次往往是需要勇气的,但第一次也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第一次是探索、是挑战、是机遇、是升华,很多时候个人的第一次也带着深深的时代的烙印,甚至是国家的记忆,就让我们去感谢这些机遇,也感谢赋予了这些机遇的我们的伟大的时代。

——王学圻《十月围城》

多难兴邦,疫情当前,无数医生护士奔赴前线为我们竖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作为教育人,我们无法为国家去分担救治的任务,但我们可以立足本行,去打造精益求精的课堂,去为培养民族的栋梁、脊梁而尽微薄之力。平生第一次过了一个繁忙的寒假,线上分组辅导初三学子完成假期的学习和居家锻炼。还没有稍停脚步,就又一次迎来新学期开学线上教学的任务,接到语文备课组下达的第一个为初三线上开课录制语文教学视频的任务。现在一切都尘埃落定,但回想一个月前的一番录课经历仍不免心潮起伏。

没有任何参考,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首先我为通过什么方式录制而忧心忡忡,所有的店铺都停业,买不到任何摄像设备。我甚至用台灯做了简易支架来安放手机录制,当学校线上录课辅导化解这个难题时我才发现,我录课最先做的应该是精心备课。我已经舍本逐末了。我负责录制九年级下册第一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第三课《短诗五首》,一篇讲读课一篇自读课。作为线上的诗歌教学如何达到最好的效果给学生最大的收获让我倍感焦虑。设计初稿感觉没有抓住诗歌教学的要害,重来!二稿经过自己反复推敲没有直击中考的内容,建了一座空中楼阁,重来!!三稿过于应试失去诗歌教学的灵魂,重来!!!就这样不知折腾了多少次,终于觉得可以兼顾文学与应考、教法与学法的平衡后,我准备开始录制。诗歌讲究读中学读中悟。演示和指导学生朗读给我带来不小的考验。经过收看中央电视台新年新诗会的视频和揣摩朗诵要诀,以及几天的晨起暮练后,我一气呵成终于成功的录制了新课。

想起那句脍炙人口的名句: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说起这些经历,无非是要告诉自己和同仁,教无止境,精益求精。让每一个第一次成为我们人生进步的阶梯,成为挂在胸前的勋章!

用自信凝聚力量用语文传递真情——录播《海燕》的体会

陈磊

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生活的节奏,各行各业都受到疫情的影响。学校要延期开学,并提出“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与此同时我也接到了《海燕》录课的任务,现分享一点网上阅读授课的经验:

1.制作课件

根据当前疫情,结合海燕的抗争精神,我把课件的第一页制成了激励的话语“用自信凝聚力量用语文传递真情”,我用慷慨激昂的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在新课的开始就有足够的动力去学。接着我把主要精力放在《海燕》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课件精心制作上。因为网上授课主要是展示课件和语言指导,所以这一环节我加倍用心并和语文组的同仁合作,使课件能达到最佳效果。

2.选取软件

我费了几番周折找到了课件制作系统自带的演讲实录,不用再把课件倒来倒去,还能自动生成文件,高效快捷完成了录课。

3.精心备课

我结合教材和示例材料把《海燕》中涉及到的烘托、对比、象征等写作手法进行整合、搜集、比较。设计了五环节教读录课思路:

引入:迸发抗疫激情;

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感知:海燕伟大形象;

手法:体会对比象征;

小结:梳理知识脉络。

按照这条线路有条不紊地完成了录课任务,用扎扎实实的备课形成自信,用海燕传递抗疫真情。

课堂:从预习开始——线上语文课前预习方法和内容浅尝

黄巍陈继虹

戴圣曾经说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线上每天每节授课时间只有30分钟,为了让教学能充实高效,我们尝试在预习上下足功夫,希望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将几点做法展示,期盼能和大家一起商榷。

先教预习方法:以口诀形式下发利于同学们记忆。语文预习十步走:一读单元提示,课前提示及课文。二标段序。三圈字词。四勾注释。五画关键。六做思考。七明大意。八提质疑。九交流解惑。十感悟提升,学以致用。两书在手,字典词典教材得心应手。

教师每天温馨提示:在学生明确基本的预习任务后,教师根据不同课的特点进行每天提示,让学生把握预习的关键。例如在学习《回忆鲁迅先生》一文前,老师做了如下温馨提示:1.查找鲁迅及萧红资料。2.朗读课文,标清段序,扫清字词障碍。3.梳理文章内容,并思考批注中提出的问题。

分组预习打卡:按语文成绩和组织能力分组,组员每天将预习视频上传组长,抽签进行各组展示。预习及探究思考等笔记随学随记随时补充,写在书上和特定的笔记本上均可,按照提供的导读学案充分预习。这样张弛有度,效果甚佳。

培训组内交预习作业的流程:语文预习作业先提交给各小组长,小组长检查后给出订正意见,再反馈给学生,学生用红笔在旁边改写一遍后,提交给老师。小组长要把小组内同学作业的完成情况以表格的方式提交给对应的课代表,表格横向是时间,作业内容。完成情况分优,良,加油,三个等级。优等书写认真,没有错误;良书写认真,有两处不足,其他为加油。纵向为数字呈现,假如小组7个人:直接对应上面填人数即可。不用标注学生姓名。只标注第几学习小组,组长名字即可。

三个课代表分别检查各小组课前课后自主学习遇到的问题,由组长提供给课代表。重点检查课前预习情况,课文朗读和书上标注即段序、生字,注释。最后由首席课代表汇报班级总体情况。

一周执行下来总体状况良好,孩子们逐渐适应这种线上预习的方式,课上比以前活跃了很多,都很积极主动。新的挑战是严峻的,但我们会愈挫愈勇,为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坚持不懈。

板块二:学以致用——自读梯形田

TITLECONTENT

借钉钉平台传承古典文化——文言文线上教学尝试

孙瑶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作用。但是,在疫情下如何利用网络教授文言文,成为了眼下最重要的问题。下面我谈一谈线上教授文言文的一些粗浅的经验:

1.制作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网络授课,最重要的就是吸引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怎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呢?为此,我特意在课件的制作方面下足了功夫。唯美的背景、动画效果的使用、文字的设置,音频视频的插入,尽量把每一张课件做到尽善尽美。放在课文学习之时,激发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例如,我在讲解《出师表》这一课时,我首先会在课件里插入一段《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的视频,从而激发起学生想要了解诸葛亮这个人物的欲望,进而引入新课。把原本枯燥的文言文变成学生们积极主动去学习的内容。

2.授课模式多样,灵活运用。授课的时候我一般采用两种模式。讲读课我采用直播模式,习题课采用视频会议的模式。在上讲读课的时候,学生跟随课件中插入的朗读音频试读,然后以连麦形式让学生诵读。虽然这种形式看不到学生本人,但是我们能听到学生的声音。

3.温故知新,保证学习质量。在上习题课的时候,充分利用学习中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使学生能及时复习已背过的课文和课下解词,为此我设计了一个环节,目的是考察学生对课文的背诵和课下解词的掌握的情况。我把这个环节叫课文解词大比拼,学生以抢答的形式回答。最后,让学生自己出一份试题进行自测。

虽然线上教学有一些困难,但是我会尽我所能,认真完成线上授课的任务,给学生们带去生动而又有趣的文言文阅读课。

线上自读课不是梦——自读课线上教学的三个转变

许宁

受疫情的影响,假期延长,为了让孩子们“停课不停学”,我们采用了线上教学辅导。由原来对网课的陌生,到现在的得心应手,向线上课堂教学要质量,我们在不断的探讨钻研着。

1.教学目标:由教学生学会阅读转向对学生的任务驱动。

在线上语文课阅读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且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解决问题。如:1.我们在线上教学时,如何要抓住本节课的主要学习要点,2.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和作业的检查。

2.教学内容:由阅读活动的设计转向自读获得的分享。

线上教学不能像在学校课堂上有效的进行师生互动,如何做才能提高教学效果。经过反复研究,我把课上讲自读课的经验,放到了网络教学中,课堂上学习自读课文时,我要求学生先来阅读预习提示,在提示当中找到文中归纳的问题,再读文本解决问题,在课堂当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了课上自读课的经验,学生们在线上学习议论文时就有了方向,自己会对课文进行整理,如议论文学生会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认识顺序展开论述,理清文章的结构,然后对文本设置问题并解决,自读课的经验对此次线上教学有了很大帮助,我又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达到和学生互动的目的,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并进行拓展训练和作业的讲解。

3.教学重点:由引领学生在文本中阅读发现转为评价学生文本阅读质量的质疑释疑。

课前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自我归纳课文的内容来设置本课的问题,再进行视频方式,让学生出示问题,其他同学竞赛的方式回答,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便于学生对课文的掌握,然后教师做问题的归纳总结。其次,制作ppt通过屏幕分享来展示课文里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记录,更加清晰一目了然,最后,再由老师进行牵引拓展,学生抢答的方式解决疑难,这样就把课堂的主导交给了学生,老师只做了引导的作用,这不仅让学生们能够充分了解课文,也能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线上听课的效率。尤其在初三学习议论文当中应用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板块三:策略看台——名著阅读线上连

TITLECONTENT

线上激趣引领——寒假线上课外阅读指导

陈卫

苏轼曾说“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今年的这个寒假注定是不平凡的。疫情的突然而至,让我们不得不居家抗疫,但这也正是我们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好时机。

新形势、新挑战、新举措。

1.读前激趣

利用线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qingxianzx.com/cqxly/101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