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
3月3日上午,张夏街道在焦台村举行市级非遗“长清寿仗”首展仪式,区文化馆、区博物馆负责同志,张夏街道分管负责同志任及相关部门参加,特邀请艺术家李树忠老师将其创作的“长清寿杖”展览于焦台村东学堂。
李树忠创作的“长清寿杖”在年中国·山东(济南)首届传统手艺文化大展上荣获金奖,被评为“第七批济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手工技艺”。他遵循“根雕继世长,寿杖传家远”的家训,刻苦钻研根雕技艺,不但传承了老一辈的祖传手艺,还在其基础上不断增进、改良,使长清寿杖造型日益精美,得到业界一直好评,欢迎大家前来参观。
01长清寿杖起源于李树忠的曾祖父李珠。据传李珠年老时,行走不便,便就地取材用花椒木做拐杖辅助行走。其子李青幼时受其父影响,喜木工活,多钻研雕刻。后受画像中手持拐杖的南极仙翁形象启发,为其父制做雕刻有寿星形象的拐杖,因而得名“寿杖”。为了传承父亲与自己的这份手艺,李青将长清寿杖制作技法传给了自己的幼子李连友。久而久之,花椒木做寿杖便成了李家的独门绝活,一直传承到李树忠手里。李树忠不但传承了老一辈的祖传手艺,还在其基础上刻苦钻研,不断增进、改良。寿杖选用当地名产的花椒木。《本草纲目》记载,花椒木对人的身体有活血化瘀,去风寒、风湿的作用。对手脚冰冷麻木,及调节促进血液循环效果明显。手杖可长可短,用之轻轻拍打下肢,可疏通经络,对缓解老年麻痹腿痛,尤其对半身不遂的患者有不错的作用。长清寿杖最大特点是具有观赏性与实用性双重特点,早在两千多年之前我国已有使用拐杖的记载,从古至今就是老年人的常备之物。现如今更是具有极高的收藏观赏价值。逐渐成为了既有文化内涵又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长清区历史文化名片。作品欣赏编辑:赵梦苏(实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