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矗立在大明湖畔医院(以下简称济南市一院)已经81岁“高龄”,陪伴济南市一院80余年的,除了大明湖水,还有久居在这里的居民。作医院,年建院的济南市一院是济南市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最早的践行者。风雨80余载,济南市一院在创新发展的同时,还“念着旧情”,不忘陪伴它成长的老济南人。在诊疗方面“处处都是敬老爱老绿色通道”,在服务方面“想在老人前面,做在老人心坎”,医院用心,让老人舒心、家属放心。
老感情:你陪我变老,我陪你健康
“快点,快给魏主任打电话。”年过九旬的焦老太太身体一有不舒服,第一个电话肯定是打给济南市一院神经内一科主任魏汝云的。接通魏汝云的电话,焦老太太悬着的心就能放到肚子里,医院见到魏汝云,焦老太太的病就“好了一大半”。碰上魏汝云休班的时候,焦老太太也“软磨硬泡”把魏汝云从家里叫回来。“我跟焦阿姨说,我给她找值班大夫,把她的情况介绍清楚,值班大夫看得也非常好。”魏汝云告诉记者,焦老太太对这样的安排并不“满意”:“我和他不熟,还是对你放心。”魏汝医院为老人看病,“我想偷个懒都不行”,魏汝云笑着告诉记者,笑容里却透着一份“得意”。
这份“得意”来源于焦老太太对自己的信任。魏汝云告诉记者,自己与焦老太太及其老伴乔老先生已经有十多年的交情,两位老人身患多种慢性病,平均医院,来了就要到魏汝云这里“报个到”。慢慢地,双方的关系从医患,变成了朋友,从魏汝云与焦老太太、乔老先生的感情,延伸到魏汝云与乔家三代人的关系。
近几年,每到冬枣入市的时节,焦老太太的儿子乔先生便会买枣、煮枣、冻枣,再将冻好的枣分成小包装,送给神经内科的医生护士尝尝“手艺”。每年拿到这包枣,魏汝云都特别感慨:“老人信任咱,咱得更好地为老人服务。”
工作30多年来,像焦老太太一样,魏汝云相识多年的老病号有很多,其中认识时间最长的有20多年,“从我还是年轻的小医生时就认识了,慢慢的我成长为主任,老人年纪也越来越大,我们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像朋友。”魏汝云的手机通讯录里,80%都是由病号发展成的朋友,不管是哪位家人、亲属身体不舒服,不管是不是魏汝云专业的疾病,老人都喜欢在魏汝云这里“多问一句”。
记者的采访穿插在魏汝云坐诊过程中,虽然时值下午,魏汝云诊室里依旧人来人往,且基本上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魏汝云与患者的交流中,记者发现,面对年纪稍大的患者,魏汝云的音量总是不自觉地提高,语速也慢了下来,每句话基本上都要重复一遍。即使是老病号复诊,魏汝云的问诊时间也得10分钟以上——量一下血压,问一下目前吃的药怎么样,开具新药,交代用药情况,嘱咐几句生活上注意事项,解答疑问。很多时候,魏汝云还要充当倾听者,为老人进行心理疏导,缓解老人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魏汝云告诉记者,在神经内一科,医生帮着老人办住院,医生帮着住院老人打热水、买饭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魏汝云告诉记者,济南市一院之所以有这么多“回头客”,是因为优质的服务,老人在这里排队时间短、问诊时间长、医生帮跑腿,铲除了老人单独就诊过程中面临的各项问题。
老技术:口口相传的“爆款”诊疗
如果要问济南市一院哪个科室最忙,针灸科会是答案的热门选项,这是因为,这间局促的诊室中的6张诊疗床,每天要“接待”余位患者。
从早到晚,针灸科主任齐惠景穿梭在这间20余平方米的诊室中,从这张诊疗床到那张诊疗床,一刻也不停歇。
64岁的孟先生是个“理工男”,一直倾向于选择西医。半年前,孟先生突然感觉“腰空了”,并且时好时坏,济医院都跑遍了,检查也做了个遍,孟先生的腰还是没好。偶然的机会,孟先生的哥哥推荐他到济南市一院试试针灸,孟先生本不以为然,但腰部不适总是提醒他需要进一步治疗。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孟先生第一次来到济南市一院针灸科,不过排长队的人群、略显破旧的就诊环境“劝退”了孟先生:“当时觉得不靠谱,我直接走了。”回家后,孟先生禁不住哥哥的推荐,再次来到了济南市一院,40多分钟针灸后,孟先生明显感觉舒服了。几天后,孟先生主动给齐惠景打来“齐主任,你什么时间有空,我想再去做一做针灸。”约好时间,挂掉电话,齐惠景笑着对记者说:“看,我把我的病号都惯坏了,来之前还得打电话。”
12月8日记者见到孟先生时,是他第三次来到济南市一院针灸科,也是他第一次主动做针灸,“齐主任的技术颠覆了我对传统医学的看法。”
在针灸科,像孟先生一样被介绍来的不在少数,66岁的长清区居民王先生则是被医生介绍来的。一个月前患上带状疱疹的王先生疼到“24小时疼得哼哼着在屋里转悠”,医院看过针、医院看过诊、听信别人推荐用过偏方,王先生的痛感都没有减轻。
最后经泰安一位医生介绍,王先生来到济南市一院,住院2周,王先生的带状疱疹已经好了8成,仅仅有轻微痛感。“针灸+外敷+拔罐,多种治疗方式综合运用,王先生的病才会好得快。”齐惠景介绍,科室在传承传统医学精华的过程中,融会贯通,创新治疗方式和手段,一人一方,效果更佳。
"老"思想:传承患者为中心理念,想在患者之前
随着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老年人很多时候在很多场景中都会感到无所适从,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就进一步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作出部署。
济南市一院的信息化建设一直走在前列,医院已经取消新发实体卡了,由电子健康卡、医保电子凭证等虚拟卡代替。不过,习惯了在济南市一院就诊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并没有感觉不便,因为,在决定取消新发实体就诊卡之前,济南市一院信息部门已经为不习惯使用智能手机、没有领取电子健康卡、医保电子凭证的患者,做好了备选方案。用身份证、医保卡、原就诊卡均可就诊,此外,还可以现场打印纸质临时电子健康卡,临时电子健康卡类似于火车票,上面登载了患者提供的身份信息。
此外,济南市一院还率先完成了省市医保诊间结算平台构建,首家实现了诊间医保结算。
济南市一院的信息化建设,不仅没有让老年人无所适从,反而让老年人感觉就诊更顺畅、更方便。(记者李欣通讯员谢晶徐淑静本文刊登在年12月14日人口健康报)
(编辑:徐淑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