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下午,长清区环保局召开空气质量微站二期建设部署会,区环境监测站、区网格化环境监管中心相关人员、各街镇环监中心主任参加。会议由区环保局副局长王德法主持召开,党组书记、局长孟宪德做重要讲话,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作为精准监测空气污染状况、推动济南市精准治霾、扬尘污染防治、打好蓝天保卫战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年我市将建设遍布全市区域的个空气质量微站。我市空气质量微站一期建设已于日前完成验收,共建成微站个,不但微站建设数量过半,且基本实现中心城区和各区县全覆盖,对扬尘污染防治起到极其有效的作用。7月20日前,我市二期个微站将全部建成。
据长清区环境监测站站长阮振宇介绍,所有微站都是自动工作、实时监测,平时盒子锁着,只有设备运营人员可以打开。空气从上方的探测器进入,自动完成检测后,数据会通过网络同步上传。长清区在各辖区、街镇已经安装了96个空气质量微站,均已通过验收并启用,按照计划,长清区在7月20日前还要再安装完成22个微站,总数达到个。
已建成的微站,有的设在楼顶,有的建在信号灯线杆上,还有的建在个人住家户的屋顶,看起来很不起眼,“微”到不刻意去寻找,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一期已通过验收完成的空气质量微站,目前微站监测数据已通过“济南环境”APP,实时向公众发布。
微站虽微,却大有作为。微站数量众多,数据处理起来量却很大,这便对数据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据了解,全市安装的空气质量微站采取全国招标的办法,择优选择了可靠性强的4核传感器微站设备,优选了4家建设单位。本次建设优选的微站同步监测PM10和PM2.5,其中25%的微站增设风向、风速、温度、湿度、压力等气象监测参数,加强气象条件与污染的关联分析。每台监测设备内部具备4个独立的颗粒物监测传感器,4个传感器同步监测、数据相互校验,1个传感器出现故障时,其他传感器均能正常工作,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区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孟宪德表示,随着二期微站建设的部署进行,我区将加强对微站的管理及应用工作,依靠微站对辖区空气污染达到全面监控、快速预判、追根溯源,根据微站提供的数据,及时做出相应举措,为维护辖区优美的生态环境而孜孜不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