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军工情怀》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军工厂这个承载着、红光人满满情怀,洋溢着红光人深深爱意的地方。当我又一次站在红光厂、曾经居住过的宿舍楼前,看到荒芜凄惨的场景,激起了我昔日,对那山那树、那草那路的追忆。失去的是岁月,而挥之不去的是难以割舍的,曾经在这里工作、和生活过的青春记忆。
阴法铭参加闽鲁国防工业线直经验交流分析会议
国营山东红光厂首届七二一职工大学录取通知书
国营山东红光厂首届七二一职工大学师生毕业留念
记得我是在一九七三年七月,从明水化肥厂实习队调回本厂。被抽调到基建科,充实当时建厂所需要的岗位。在基建科王传成科长的分配下,我跟随副科长李全文、和董端荣师傅,干起了基建施工员。当时是在修筑公路,北起长清国道广里店段,南至肥城公路与平阴湖屯段相连接。当时是在一片荒凉的险恶山区施工,工地条件异常困难。早上从食堂带上干粮、背上水壶,身穿工作服、每日里灰头土脸,夜以继日地、徒步在几十余里的山区中。走在往返施工工地的山区现场。因此当地村民这样形容我们,远看像逃荒的,近看象要饭的,来到近前啊,原来是红光厂搞基建的。虽然是一句调侃的话,足以说明当时的条件是多么艰苦。
西线公路途经北泉庄、兴隆镇,东西两毛铺、小店村,沙庄。东线由夜猫子峪、皂火村,毛家铺等几个自然村。西线是一条古代商人、经商必经之路,北泉村一带被人们叫做虎豹川,山道崎岖,怪石林立,那时的商人每每经过此地,不毁车不出事故的很少,当时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要过虎豹川,步步打响鞭,一步三开轍,回首惊身汗。”途经到兴隆镇村时要打尖,休整或住宿,养精蓄锐。至今兴隆村内仍遗留着当年、做生意的店铺客栈、及古辕道陈迹。显然建厂初期的时候,要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修筑公路。应该是多么不容易啊,艰辛的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前期路基已筑好,我们是对公路铺石子,轧红土,撒沙子,完成后期的善尾工程。修成一条能承载运输大型设备,优质的沙石混基公路。修通了的这条包含着,红光人汗水、和心血的交通大动脉。也给当地沿途出行的村民,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阴法铭在国营山东红光厂工作时照片一
阴法铭在国营山东红光厂工作时《通行证》
虽然事情过去了近半个世纪,当我再次走进。看到自己亲自参与修筑的,这条辛酸的公路时,心中充满了对红光厂、逝去岁月的无尽思念!
阴法铭于年3月25日近照一
阴法铭爱人刘兆敏旅游时照片
年6月11日红光厂老战友长清银东生态园联谊会一(前排左一:阴法铭)
年6月11日红光厂老战友长清银东生态园联谊会二(前排左一:阴法铭)
年6月11日红光厂老战友长清银东生态园联谊会三(左一:阴法铭)
作者简历:
姓名,陰法铭,山东平阴人,生于年10月,年1月招工红光化工厂参加工作,3月赴章丘明水化肥厂实习,机修造气保全维修钳工,73年7月回厂借调厂基建科施工员,后调厂检验科度量衡质检员后并入理化室。82年底调平阴标准件厂检查科质检员,89年调县城集中供热公司,任副经理,退休于平阴琦泉热电有限公司,现定居济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