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踪济南玩家五道在瓦甓刻在砖上的

主笔:奚道贤,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资深媒体人,主任编辑。

顾问:苏斌,医院宣传部,院报编辑,省书协会员。

看砖

刘更生教授是研究中医文献的,近十多年却业余玩起了砖刻,他戏称自己为“砖家”,他的玩法在国内可谓独树一帜。

到了刘更生的工作室,就是到了一座砖刻的文化宫。砖刻的表现形式包括真草隶篆、阴文阳文,内容又多涉岐黄,出自中医典籍。一见面,刘老师就在两面砖架墙中间,给我们介绍他最为心仪的几块砖刻作品。“二至丸”是他的中药方名系列作品之一,篆书,刻在半块青砖上,构图取太极之意,阴阳合一,画面古朴而生动,又合于这一药方“冬夏二至”的内涵。“知道”二字大气典雅,刻在一块红砖上,对书法颇有研究的苏斌先生一眼看出,两字取自泰山经石峪石刻。刘更生连称“慧眼”,说这两个字确实是他从经石峪石刻拓片上摹来的。

在砖刻作品“一千砖头富翁”前,刘更生大笑自嘲:“这方砖完全摹自齐白石先生的一方印‘三百石印富翁’,哈哈,我比白石翁还富有!”至于“一千砖头”的来历,刘更生却按下不表,给我们卖了个关子。隶书砖刻“三耕堂”,是刘更生去年虚岁六十时,用于总结和自勉的一件作品。他说,总结自己这些年的工作生活经历,可概括为“三耕”:一是一辈子当老师,卖嘴皮子,可谓“舌耕”;二是专业为中医文献,搞中医古籍整理,早年没有电脑,天天爬格子,是谓“笔耕”;最近十余年,喜欢上玩砖刻,就是“刀耕”了。加起来凑成“三耕”,他就成了“三耕堂主人”。

缘起

一名大学教授为何喜欢上了砖刻,刘更生给我们谈起“一千块砖头”的缘起。年,山东中医药大学从千佛山校区迁往新校区长清校区。老校区有一座文献楼面临拆迁,此楼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比山东中医药大学(原山东中医学院)建院还早。从大学时代起,刘更生在这座楼上学习工作了30年,建立了很厚的感情。年,当得到这座楼要拆掉的消息,刘更生实在不舍,就想留下一些砖作纪念。一座历经半个多世纪老楼,在铲车轰鸣声中很快被夷为平地。同事郭栋得知他的想法,从工地的民工手里“抢救”了上千块红砖头,雇了一辆农用三轮车帮他拉到了长清校区的家里。刘更生激动不已,就将这上千块砖头存放在自家储藏室。这些废砖头以每块五毛钱买来,刘更生为此付了七百元钱。

望着散作一堆,回归原初状态的“文献楼”,刘更生忽一日萌生了一个念头。他从小喜欢篆刻,想用刻刀让这堆砖头重获生命。当他拿起刻刀在砖头上试了试,不觉心头一震,这砖头质地密实均匀,竟然是很好的镌刻材料。从此,一块块废砖在刘更生的刻刀下活起来,镌刻的内容围绕《黄帝内经》和传统文化,形式不拘一格、灵活多变,每一块砖刻都匠心独运,力求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不知不觉,刘更生已坚持砖刻十余年,砖刻作品已完成多件,开辟了独具风格的艺术门类。刘更生的砖刻作品做成的拓片,成了山东中医药大学对外开展文化交流的靓丽名片,他的名气也逐渐大了起来。

本来,刘更生的砖刻材料限于那一千块红砖,随着名声大了,一些朋友主动为他搜集古砖。这搜砖、赠砖的背后,又有一串可资纪念的故事。

临清是明清时期出产贡砖的地方,刘更生曾专程去临清古城区和旧窑址搜集古砖,但终无所获。孰料机会却找上门来,与临清相邻的茌平县有几位中医界朋友,因当地筹建金元时期的历史名医成无己的纪念馆,找到刘更生求教文献典籍相关事宜。他得知刘更生正在搜集临清贡砖,很快给他送来六块“仿古建筑专用砖”,范本正是临清贡砖大青砖。作为友情回报,刘更生专门用一块大砖刻了篆书作品“至人无己”,赠送给成无己纪念馆。

七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更生认识了金乡县六代名中医传承人李志。李氏中医馆“松柏堂”始建于清中期,历经两百多年,其外科膏药和丹药在当地很有名气,祖传的炼丹制膏技术已经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来,“松柏堂”被拆毁,拆下的老青砖大部分散失,有的后来建房铺地用了。李志先生看了刘更生的砖刻作品,深为所动,答应尽力搜集几块“松柏堂”老砖来。第一次是刘更生专程前往金乡拜访李志的父亲,带回两块老砖。后来,李志先后分三次,将陆续搜集到的金乡老砖给刘更生老师快递过来。刘更生对这十几块砖相当珍重,他感慨地说:“通过快递寄砖,这在中国邮政史上大概也是开了先河呀!”刘更生为了答谢这份友情,专门刻了“松柏堂”相赠。

前不久,刘更生教授的研究生小张,去齐河考察民国时期山东名医郝凤章的故居。在老宅的墙底下,捡到一片有些残缺的青瓦,让刘更生一直爱不释手。他说,郝凤章是民国时期山东中医界的著名人物,兴办了私立山东国医专科学校,享誉全国。我省的骨伤科名医梁铁民、针灸名医杜德五都是他的学生。民国时期,南京政府提出了臭名昭著的“废止中医案”,引起了当时中医界的强烈反对。当时全国中医界推选了六名代表,到南京抗议请愿,经过多举措抗辩,终于使此案未获实施。郝凤章就是当时的六名代表之一。这块郝凤章老宅的青瓦,何其厚重呀!刚过完春节,刘更生就来到工作室,在这块青瓦上刻下篆书“道在瓦甓”。这四字出自《庄子·知北游》,揭示了大道无所不在、常处低微的深远意义。

摩画

年底,《山东中医杂志》开办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changqingxianzx.com/cqxgr/140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