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而娇俏,时而慵懒时而高傲,时而粘人山师的小精灵们以独有的可爱为春天的校园增添了勃勃生气或许你也想拥有颗精灵球去捕捉这些小生灵的美好瞬间吗?那么,请看“山师动物图鉴”!行走在山师校园中,耳畔传来鸟鸣啁啾,如茵草地上惬意的猫咪翻开肚皮享受阳光,喜鹊穿梭于弘毅林中,在光斑下跳跃着觅食,明心湖中,黑天鹅两两结对交颈私语,湖畔,刚出生的小鸭幼崽正在安睡……这里不仅是师生们的校园,也是无数生灵的栖身的乐园,小动物们都能在园中筑起自己的家。年5月,明心湖中忽然多了四抹优雅的身影——四只黑天鹅落户了山师长清湖校区,并且迅速成为“校宠”。据山师环境与生态研究院院长任宗明介绍,年5月1日,研究院从微山湖引进的4只黑天鹅在长清校区明心湖中安了家。投放黑天鹅,一方面是出于对明心湖生态水质的考量,可以提高湖中的生态多样性,净化水质,维持生态平衡。另一方面,是希望天鹅的到来能为当时疫情下封闭管理的校园生活增加乐趣。5月份和黑天鹅一起落户明心湖的,还有4只成年鸳鸯鸭,后续学校又陆续引入了麻鸭、北京鸭等多个品种的鸭子。经过繁殖,8月底,15只鸳鸯鸭幼崽破壳而出,成活了6只,加上鸳鸯、绿头鸭、斑嘴鸭这些原住民,明心湖已然成为了一个完善的小型水禽生态圈。在山师长清区校区,很多地方是会“长猫”的,天颐广场西北侧的灌木林,八号楼北边的小山坡,甚至是同学们的们电瓶车后座上,一不留神就会成为猫猫队的领地。它们毛色各异,神态有别,偶尔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窃窃私语,偶尔各自行动“打劫”猫粮,有猫咪出没的地方,周围总是围满虔诚的“猫猫教”教徒。作为猫奴怎么能不认得校园的明星猫猫呢?校园里很多狗狗都不是山师的原住民,大多是在修建生科院博物楼时工人们饲养的。工人们走后,留下来了猪子、月饼、汤圆、摩格几只狗狗——这都是同学们根据它们的性格和外貌起的名字。狗中小少爷“汤圆”,因黑白相间的毛发而得名。是猪子第二窝崽崽的爸爸,放荡不羁,风流花心,又被称为“汤少”。爱睡觉,爱奔跑,爱逗猫,典型ENFP快乐小狗。“人类无法孤独地行走于天地之间,我们必须与万物同生共存。我们需要自然界,特别是那些看似荒野,实为家园的地方。正是这些地方,庇护着我们子子孙孙赖以生存的那些洞天福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背后,有一代代山师的师生在从事校园动物保护、救助工作。年,在山师建校70周年之际,生科院教师刘腾腾等人耗时五年时间筹备,整理了校园动物种类,编纂了《校园动物图志》,为山师华诞献礼。“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据《校园动物图志》的数据统计,山师千佛山和长清湖两个校区可以观察到的动物种类近种。学校既是学生们的家园,也是这近种生灵的乐土。它们都是这片书声朗朗的大地上最活跃的生命,互相陪伴和见证着彼此的成长。内容原创:张宏宇(新传学院级硕士研究生)责任编辑:陈涟漪刘仲国壹点号山师新传媒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