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进入
支教课堂
皖遇黄梅×心路家教志愿服务
皖遇黄梅×长青支教团之青梅支教队
将黄梅戏带入课堂
让孩子们感受到戏曲文化的魅力
学习经典
传承经典
此次授课分为三个部分
分别是历史起源、经典剧目和艺术特点
第一部分:历史起源
黄梅戏的源头可以上溯至清代乾隆后期。黄梅戏吸收了凤阳花鼓,青阳腔,徽剧等多种地方戏的艺术营养,又与安徽安庆当地的方言相结合,其主要源流来自湖北黄梅县的黄梅采茶调。
赵润涵同学授课心得
我很荣幸可以有机会给心路实践团的小朋友们介绍黄梅戏知识,这是从自我吸收黄梅戏文化到输出黄梅戏文化的重大变化。这次讲课,让我学习了更多黄梅戏的知识,对黄梅戏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课堂上,我很高兴发现一些小朋友能与我积极互动,展现出了对黄梅戏的兴趣,让我不禁感慨,如果对青少年从小进行黄梅戏文化的熏陶,未来也是有更多青少年愿意主动走入黄梅戏剧院的,成为新时代黄梅戏的传播者的。
在此次上课中,我也发现了自我的不足。说话语速太快,没有太多感情,没有给听众很好的接受信息的时间。平时面对面的交流,我可以看见大家的表情,从而调整语速。但由于网络讲课,我没有很好地收到听众的反馈,从而越讲越快。希望我以后可以结合听众的特点,从而以听众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课。
第二部分:经典剧目
黄梅戏的唱腔清新自然,优美动听,表演也具有特色,真实活泼,具有质朴的乡野气息,因而能拉动与观众的距离。在黄梅戏的发展过程中,涌现了许多经典剧目,如《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打金枝》《罗帕记》《打猪草》等。
何宏儒同学授课心得
很开心给心路支教团的学生上了一节黄梅戏传统文化的课,在我负责的短短25的分钟内,我给孩子们分享了《女驸马》、《海滩别》、《天仙配》这三部经典的曲目。这是我第一次给孩子们上课,尽管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我有一点点的紧张,但小朋友灿烂的笑容很快就将这种紧张的情绪一扫而空,我也很享受的讲完了接下来的课程。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我这么多天的社会实践的疲惫感被一扫而空,希望接下来还有机会给孩子们上课。
第三部分:艺术特点
黄梅戏的题材既反映现实,又带有浪漫主义色彩,表达了人民对美满生活的期愿。语言通俗浅显,善用民间口头文学和夸张手法。服装妆容较为简单。
张丙戈同学授课心得
一、认真备课
积极认真的备课是一位教师讲好这堂课的前提,“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备课不仅可以便于我掌握课堂,还可以提高我的课堂质量。备课除了准备上课内容,还要考虑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力,多想一些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妙招,不但要备课,还要备学生,突出重点在重点处增添手段,利于学生记忆理解。
二、满怀感情
我一直认为,无论是什么事情,人类的感情都是可以互相影响的,虽然真心不一定可以换到真心,但是真情实感,确实是会更容易地触动他人。所以,教书,首先要满怀激情地教,让学生感觉到你对这堂课的重视与热爱,他们才会以同样的感情投入其中,还会被你所深深吸引。
三、教书育人
正如我课上讲的那样,教书育人,重要的是育人。所以我强调,教室要本着让孩子向好向善的初心,让孩子能够畅所欲言,在课上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是下课之后回想起来这堂课,回想起来这个老师,心里应该是暖洋洋的,是因为这个课,这个老师对自己的人生起到了作用。
黄梅+青梅
盛翔宇同学授课心得
8月20日上午给青梅支教队的学生们上了一节45分钟的黄梅戏文化线上课程,这是我第一次作为老师给小朋友们讲课,第一次和这么多小朋友通过在线课堂的方式进行互动。小朋友们的热情抹去了我心中的紧张。课堂上设置了一些问答互动,小朋友们积极的回答和互动让我感到他们对中国戏曲文化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上给学生们介绍了黄梅戏的经典曲目《女驸马》、《天仙配》、《海滩别》。其实年轻的一代并没有刻板印象里的排斥非遗文化,只是他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到黄梅戏等传统戏曲,使得他们对黄梅戏等传统戏曲的了解甚少。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所以我们皖遇黄梅实践团和其他支教团合作的初衷就是给小朋友们普及黄梅戏的知识,从而培养小朋友们对黄梅戏等传统戏曲的兴趣和热爱。
神秘嘉宾
有幸邀请到黄梅戏剧学院的姚玥小姐姐现场献唱黄梅戏经典剧目《女驸马》《海滩别》《天仙配》。
姚玥小姐姐流连婉转的嗓音和腔调让全场赞叹不已。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嘉宾姚玥为学生们唱《天仙配》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嘉宾姚玥为学生们唱《女驸马》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嘉宾姚玥为学生们唱《海滩别》
课后总结
课堂结束后,大家都有了不少收获。
一起来看看小朋友们和老师们都有什么感想吧!
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了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的黄梅戏。他是安徽的主要剧种。老师在活动中也给我们唱了一些。听起来委婉清新,好听极了。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应当发扬并传承传统文化。
文案
辛昕
今天,我参加的暑期志愿家教团给我们讲了学习之外的知识:“黄梅戏”。黄梅戏的产生很曲折。它由一群背井离乡的人们在他乡结合当地的艺术创作而成。而且黄梅戏的地位很高,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讲解中,有一位老师现场演示了黄梅戏中的经典片段《女驸马》,《天仙配》,《海滩别》,听起来很轻快,很婉转。感觉很有魅力,感情丰富多彩。在结尾总结时,老师讲了一大堆人生哲理。感觉很有哲理的样子。不过,黄梅戏虽然好听,但它好像没落了。听他们讲黄梅戏时兴致很高,我听得也很认真。真的很好听,真希望它能永远地流传下去,而不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心路学生-焦少龙
文案
辛欣皖遇黄梅实践团
长青支教团之青梅支教队
编辑
王可芯
图片
皖遇黄梅实践团
长青支教团之青梅支教队
审核
皖遇黄梅实践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